王店小家电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产品由最初的灯泡、电源开关发展到现在家装集成吊顶系列产品,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小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和小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从事小家电制造的相关企业(个体)近200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与广东、山东和浙江的慈溪、嵊州小家电产业相比较,王店镇的企业具有低、小、散等特点,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企业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专业研发人员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规模提升和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王店小家电产业现状,秀洲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借助专业研发机构力量打造小家电产业专业研发平台,针对王店产业特色,通过行业平台进行小家电共性技术攻关,借助外力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
一、中心现状及建设情况
在秀洲区科技局主动沟通、协调下,2008年10月,教育部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王店镇政府和秀洲区科技局三方签订共建浙江大学—王店小家电产业研究中心(简称“中心”)的合作协议,中心地点设在王店镇小家电工业园区内。按照合同约定,投入100万元用于中心运作,其中地方政府和浙江大学分别投入50万元,浙江大学负责新型小家电产品研发,提出每年至少与5家企业合作开发100项以上专利产品,专利转化率达到30%。王店镇政府和秀洲区科技局承诺,给予中心40万元用于前期科研设备和前期开发投入经费资助,王店镇政府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一年后对中心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给予中心10万元奖励。
教育部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注册成立“嘉兴小家电产业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公司形式进行运作,中心于2008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王店镇政府承担办公场地房租和办公室内部装修,秀洲区科技局以条件环境建设项目形式拨付资金40万元用于中心建设。由于原办公场地进行装修,中心专职人员相继离职,目前中心暂停运作。
中心与王店3家企业: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嘉兴市德来宝电气有限公司和嘉兴市今顶电器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心与3家公司合作项目均上报嘉兴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均被立项,项目经费补助共计35万元。中心自成立以来,为企业申报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29项;其中10项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审阶段,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授权外观设计专利22项。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品定位不准确。中心提出的产品设计理念停留在概念层面,设计理念转换成现实产品仍有一段距离,多数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项目产业化实施可操作性不贴近王店小家电产业实际,设计出的产品与王店现阶段产品的转型升级跨度过大;研发的产品与市场脱节,产品不符合目前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理念过于超前,设计出的产品得不到企业认可。
2.环境建设不到位。目前,中心场地仅局限在商务办公范围,中心场地未作功能性划分,目前的200平方米区域全部为工作人员办公场地,成果展示区、研发实验区和员工生活区等辅助性办公区域均未建立和完善。特别是产品推广,中心、成果宣传等方面的软性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心自身的VI设计、办公场地外围环境营造、成功案例宣传推广均不到位。
3.中心管理不科学。中心内部管理过于松散,中心的规章制度、员工考勤、奖惩考核等方面管理机制不健全;专职人员专业性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资源向中心辐射范围和力度有限,支撑作用不明显。
4.成果转化率过低。中心自建立以来,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项,申报专利50项,与当初预定目标相差甚远,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偏少,成果产出不明显,中心在共性技术攻关、人员培训、产业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贡献力不足,未很好将浙大现有的“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信息产品的创新模式应用于现有产品,未很好将承担的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落地并转化。
5.成果转化成本高。企业反映,中心转化的科技成果成本过高,用于实现成果产业化的设备投入费用大,对于规模普遍偏小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同时,合作开发的技术研发费用和技术外协费用跟本地及周边的科研院所(高校)相比较普遍偏高。
三、解决措施及今后打算
1.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首先,建立考核机制。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中心日常和年度考核,以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设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指标,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出、项目研发等方面作出约束性规定,以例会和座谈的形式督促完成。二是王店镇在具体科技活动开展、环境氛围营造、工作配合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年末出具考核意见,并对考核结果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对员工的出勤率、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贡献力进行细化考核。
其次,健全沟通机制。一是引导中心做好横向沟通,积极引导中心与同行、兄弟单位以及先进区域的交流合作,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调整和改进方式、方法。二是引导中心做好纵向沟通,做好中心与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和传递信息,合力解决中心在对外协调和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三是强化校企沟通,中心要加强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有效地进行项目推广和成果推介,及时将实验室里的成果向企业输送,使企业能正确理解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最后,完善用人机制。用人是否得当,核心技术人才是否健全关系到中心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
2.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将对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下一步将做好两个抓手:
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一是加强展厅建设。建立专业的成果展示窗口,将浙大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的小家电产品复制到中心展厅,将优秀的设计理念、实用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展示。二是优化办公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心办公环境,添置必要的研发和办公设备,提高电子信息化水平。三是优化生活环境。为中心专业研发人员、管理和产品推广人员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解决员工生活中的难题,以环境吸引人才。
加强软性环境建设。一是强化形象宣传。要加强中心的功能性宣传,提高中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知晓率,积极宣传中心服务理念、研发设计实力和推动产业发展能力。二是强化营销宣传。积极吸取优秀企业的营销经验,积极有效地开展产品推广和成果转化,提高宣传的实效性。三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出台和完善扶持行业平台发展的政策文件,对中心的项目设计、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立项支持。
3.进一步加大后续投入。项目能否持续、有效投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成功转化,在前期项目研发和设备投入的基础上,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一是鼓励民间资本渗入中心建设。二是引导中心进行金融融资,鼓励中心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以成果技术评估的形式向银行贷款。三是加大项目资金补助力度,适当提高单个项目的政府立项补助额度。
4.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典型引路,以项目引领和企业带动的形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一是通过项目示范,重点抓好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且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复杂度高、风险性小的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引导周边企业进行项目研发和成果推广。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的培育,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周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秀洲区科技局科技合作科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企业供稿、其他(非本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吊顶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吊顶网”。
3、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0573-82828699)或发送邮件至299654870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吊顶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吊顶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