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战斗力团队是企业领导最为重要的能力与素养。所以,对于企业领导如果对领导二字没有体会,不识其真正意义所在,要想真正做好管理,带好团队是没有可能的,充其量不过死学之士。
何为领,何为导呢?
领,必须在前面,所谓领头羊之领先意。导,为指导、引导。什么在前面呢?身体还是思想、理念呢?身体在前在先,故有以身作则之论。思想理念在前,则有统一思想,以先进理念引导之意。
员工是需要引导的。当员工不会不明时是需要指导的;当员工懂得做时就要放手让其施展,这时的领导更象一个协调及掌控动态平衡的舵手。
一个具战斗力的团队具生命力的企业要具备怎样的标准和特征呢?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能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二是外部能互帮互助、同仇敌忾。中国文字微言大义,蕴含大道,不是仅为功能而设计的西方其它语言文字能比拟的。
同心同德,“同”为共同,二合为一、二元归一,两个人要象一个人一样。怎样才能象一个人一样呢?不在外而在内,必须同心。易经中也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言。
同德,所谓“德”字,左边双人旁,表示两个人。右边上面一个“十”、“四”数字,十在数字中代表回到原点,圆满意;四代表四向、四方、四季,表方正意。十、四合起来就表示天圆地方,典型的中国朴素哲学价值观。十、四下面“一、心”。此字很明白地表明了什么是德?就是在天地间的人要二人一心,不就是同心嘛,这是世间之德。
人活在天地、宇宙之间,如果人还能与天地、宇宙同心,那就是大德了,其实也就是古圣先贤论到的天人合一境界了。一般人总以为,天人合一只是宗教修炼的气功境界,那不过外道功夫境界。
同心才能同意、同思,所谓思想统一才能言行一致、步调一致,上行下效。每个个性化的人才能真正统一起来。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执行力、战斗力、生命力。
那究竟怎么才能达到团队同心呢?中国国学智慧很精妙简洁地告诉了我们,非“和合之道”不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则模糊在团队建设或企业文化建设里面,且多固化在一些外在方式方法上,如增加企业娱乐活动、员工生日祝福、企业刊物等那何为“和合之道”呢?
古人总结商道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这个“和”字。由“和”至“合”,二元归一。《中庸》开篇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和”,究竟什么意思呢?就是价值观要中和、中正的意思。“中”是宇宙的本源所在,“和”是宇宙最最通达的大道所在。所以,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华民族,为什么以前的宰相叫中堂等均是在“中”字上立意。这涉及到宇宙源头本体,最最本源的规律真理。
中国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基于此道。去过北京故宫的都很清楚,从第一个门进去,依次是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门、中和殿、保和门、保和殿,始终都含一“和”字。
故宫以前叫紫禁城,乃是君王治理国家的地方。大到治国都要以“和”为根本,更别说我们治理小小的企业了对“中和”之道如再进一步参究一下,中到极处,由和至合一,一到极处必空。以太极图揭示最为明显,阴阳鱼合二为一,统一于太极,太极本空即是无极。这时的治国、治企境界就是道家大智慧说的清静为天下正,清静而一切理明,空中生妙有,无为而无不为。佛家则叫明心见性,大智慧机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李嘉诚说追求无我的含义所在。
那这些哲学慧训究竟如何在实际企管中运用呢?
均体现在德性上。即“低”之德。这也是古代风水最根本的商道基础所在,低处聚财嘛。用通俗话说,就是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各类用心中放低、放下自己。当然,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低处?地势、位势、情势、心态……真明了“低”之德,自然知道如何与上级、下级、同事、员工、客户沟通,自然懂得相互尊重的意义,自然懂得企业价值体系的定位,企业管理的定位,战略目标的定位,社会价值的定位,最终必然明白自身价值观的定位与意义。真参明白了,其它方法、工具及做事自然知道了,还要学个什么呢!
如还不明白,再看看世界顶级企业丰田汽车就很易理解“和合之道”。
日本这个民族叫什么呢?大和民族。将中国古代最精义的智慧沿袭下来了,直接赋予在民族个性上。所以日本人似乎天生就懂得团队的力量,自然合乎平行型思维方式。民间有一个中国人与一个日本人比,中国人为龙,日本人为虫。三个中国人与三个日本人,中国人就是三条虫,日本人就成为一条龙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所在。
企业越大,个性化的人必然越多,和合就是要用一种道道或思想或意识、理念将分散的、个性化的人从思想到言行统一起来,使之形成象一个人那样专注做事,那样具执行力。
丰田近五万员工,其社长(董事长)说的一番话意味深长,足以反映“和合”之道的深意。丰田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如果企业不是“和合”得象一个人那样,能这样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企业供稿、其他(非本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吊顶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吊顶网”。
3、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0573-82828699)或发送邮件至299654870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吊顶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吊顶网所有。